
Octomore 16:當超重泥煤不再比大聲,而是比好聽
Octomore 16:當超重泥煤不再比大聲,而是比好聽
在「超重泥煤」這個江湖裡,Octomore 一直是最具話題的名字。第 16 代沒有玩浮誇大招,卻把老公式磨得更準:線條更乾淨、桶型分工更清楚、可飲性更高。若你從 07、08、10、14、15 一路喝來,16 代像是一場回到本質的調音工程——煙不減,吵鬧感卻少了,取而代之的是節奏與比例。
這一代在講什麼?
Octomore 16 延續系列慣例,以三支定錨三種面向:
-
16.1=「骨架基準」:全程首填波本,ABV 59.3%,麥芽泥煤度 101.4 PPM。
-
16.2=「甜香層次」:Oloroso+波爾多紅酒熟成,最後一年轉入馬德拉與麝香(Moscatel),ABV 58.1%,101.4 PPM。
-
16.3=「風土與泥煤極限」:Islay 本島 Octomore Farm/Church Field 單一田地大麥,桶型為波本+蘇玳(Sauternes)+PX,ABV 61.6%,189.5 PPM。
共同底線:高酒精度、自然色、不冷凝過濾,重視在艾雷島的熟成表達。
PPM 一次講透:為什麼數字高≠喝起來一定更煙
PPM(parts per million)在威士忌語境中多指「麥芽上的酚類含量」——大麥在泥煤煙中烘乾後,麥芽表面會吸附 phenol、cresols、guaiacol、syringol 等分子,它們帶來營火、藥膏、焦油、煙燻等氣味。這個數字是原料端的最大音量,不是杯中實際分貝。
把泥煤從大麥搬到酒杯,要經過四道會「削峰」的關卡:
-
糖化/發酵:部分酚類被副反應綁住或留在殘渣中,總量下修。
-
蒸餾:切段與回流越乾淨、銅接觸越多,重酚會被擋下,煙線更俐落也更克制。
-
木桶熟成:活性高的首填桶會吸附或轉化酚類;同時強烈的香草、椰子、果乾甜與單寧會產生「感官掩蔽」,讓你覺得煙變小。
-
裝瓶條件:較高 ABV 能撐住揮發物,過度過濾或低 ABV 會讓煙更柔。
**結論:麥芽 PPM 是上限,不是保證值。**兩支同 100 PPM 的酒,蒸餾與桶型不同,杯中煙度可差很大。
為什麼 Octomore 常「數字很高卻更順口」?
-
乾淨切段與高回流:煙是用來勾邊的墨,而非滿版黑。
-
高酒精度+不冷凝過濾:保留厚度與骨架,口感仍俐落。
-
桶型調音:用不同桶把甜、鹹、礦質與煙燻的距離拉對,讓張力可讀、節奏耐喝。
把 PPM 翻譯成 16 代的體感
-
16.1/16.2(101.4 PPM):比 15.1 數字稍低,但清晰度與比例更好;煙線像描邊,乾淨不厚塗。
-
16.3(189.5 PPM):雖不追 15.3 的 300+ 怪物數字,卻把海風鹹感、泥土與蜂蜜麥香疊得更立體——不是更嗆,而是更深。
三支酒,各司其職
16.1|首填波本的白底黑線
首填波本把蒸餾體照得很亮:海風鹽感、白巧與椰絲、檸檬皮清爽,搭一條乾淨營火煙。入口是鹽味焦糖與礦質並行,收尾中長、俐落不黏。
關鍵字:純粹、礦質、鹽味焦糖、白巧。
適合誰:骨架控、盲飲主持人、想看「泥煤×蒸餾體」本味的人。
16.2|多桶合奏,但甜而不膩
Oloroso 與波爾多打底,最後換桶至馬德拉與麝香做收邊。聞香有葡萄乾、橙皮、烘烤堅果;入口的甜香被緊緊框在乾淨煙線之內,好看、好聞、好相處而不失輪廓。
關鍵字:果乾堅果、甜營火、柑橘皮、可可粉。
適合誰:甜桶派、社交場合、拉新朋友入坑的主力瓶。
16.3|單一田地與更高 PPM 的風土口感
Church Field 的大麥帶出穀物甜與泥土氣;波本的清潔度、蘇玳的蜜潤、PX 的深色果乾彼此緊扣。體感非暴衝煙辣,而是鹹礦、蜂蜜麥香與煙燻層層起伏,餘韻長且有海風。
關鍵字:海風鹹、泥土、蜂蜜麥香、黃肉果、長尾礦質。
適合誰:收藏家、話題製造機、想把「風土」講到杯中的人。
與 14/15 代的差異:更少厚塗、更好比例
-
數字派:15.3 的 300+ PPM 很難被超越;但 16 代以更聰明的切段與桶型,換來更乾淨、耐喝的體感。
-
甜桶派:14.2/15.2 的甜度偶爾會淹嘴;16.2 把甜度收在骨架裡,「華麗但不重手」。
-
骨架控:16.1 的礦質與鹽感更清楚,比 15.1 更像精準參考線。
-
風土迷:16.3 不靠誇張數字,卻把 Islay 的鹹風、泥土與穀香說得更完整。
實戰品飲:十分鐘把「數字→體感」連起來
-
先純飲小口,確認線條與張力。
-
按滴加水(每 30 ml 加 3–6 滴),紀錄甜度、鹹礦、煙燻的曲線:
-
16.1:白巧與椰絲更明,鹽礦立起來。
-
16.2:果乾與堅果跳出,煙更柔。
-
16.3:海風鹹與蜂蜜麥香分層,煙轉絲滑。
-
-
盲對 16.1 vs 16.2(同 PPM),體會「桶型」對體感煙度的影響。
-
單練 16.3 的加水曲線,抓住它的風土與深度。
搭配建議:70% 以上黑巧、熟成硬質起司、煙燻牛胸或炭烤章魚;避免重甜點與嗆辣醬,讓煙線保持乾淨。
選酒與收藏:怎麼買才聰明
-
只收一支:16.3。話題、存在感與風土一次到位。
-
做教育或品飲會:16.1+16.2,同 PPM、不同桶型,最能教出「比例與對照」。
-
日常開瓶與性價比:16.1。
-
社交友好與歡樂氛圍:16.2。
-
全套收藏:排「骨架→甜香→風土」階梯式流程,16.1 起手、16.2 中段放鬆、16.3 收尾最有戲。
一句話總結
Octomore 16 不是更大聲,而是更好聽。
它把超重泥煤從「數字崇拜」拉回「風味樂理」——線條、節奏與空間感。懂得在意比例與風土的人,會在這一代找到長期回購的理由;若只追求爆表數字,16 代可能顯得低調。但在杯中,低調往往更耐聽、也更耐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