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José L. Piedra
1 老派身世:Remedios 的平民之子
如果說 Cohiba 與 Trinidad 是哈瓦那水晶吊燈下的貴族,那麼 José L. Piedra(以下簡稱 JLP)就是中部 Remedios 產區泥土地裡的長工。Piedra 家族 19 世紀 1880 年代自西班牙阿斯圖里亞斯移居古巴,在聖克拉拉附近創立品牌;90 年代品牌重啟後,被官方定位為「全民都抽得起」的日常雪茄。
2. 「手工」與「機器」的羅生門
-
早年機器捲製: 1990 年代品牌重新上市時,首批六款確實是 短填料機器茄,以大量產能壓低成本。
-
2002 之後官方轉手工: Habanos S.A. 如今明載「七款 JLP 皆採 Tripa Corta, Totalmente a Mano(短填料,全手工)」。
-
為何還有人說它是機器茄? 事實上,JLP 的短填料在捲前多半已由機械裁切、預壓對花,師傅僅負責最後的包裹與成型;這種「半自動」流程讓零售商乾脆標註 machine-made,也難怪消費者記憶裡「大部分都改成機器捲」的印象揮之不去。
3. 入門的底牌
-
原料──只用 Remedios 的次級或碎段葉,成本遠低於 Vuelta Abajo 長葉。
-
工序──短填料+機械預製,捲工速度快、技術門檻低。
-
包裝──常見 12 支束裝或 3 支小紙盒,沒有昂貴木盒與浮雕環帶。
-
定位──Habanos 把 JLP 劃為「量大、高週轉」的 Volume 品牌,稅前出廠價接近古巴國內用茄。
4. 便宜的代價:捲工粗糙、品質漂浮
打開一捆 JLP,不難看見粗大的葉脈、色差、斑點甚至枝梗,並且外茄衣很容易破損開裂──Cigar Inspector 乾脆形容它們「veiny, mis-coloured, sun-spotted and inconsistent」。
就算外觀過關,也常遇到抽阻忽緊忽鬆、燃燒線跑道的煩惱;Halfwheel 在 2021 年測評 Petit Caballeros 時就記下「burn is all over the place」的註解。
簡而言之:省下的錢,全灑在不穩定性上。同一束裡可能有順抽佳作,也可能抽到「炸彈」。
5. 風味:粗獷裡的微甜驚喜
新茄多以土壤、乾草、黑咖啡為基調,伴隨礦物與白胡椒;陳放一至兩年後,尖銳辣感會被麵包甜香、淡奶油所取代。偶爾還能捕捉到花生醬、香蕉乾或焦糖堅果的小驚喜──這正是許多老饕甘願「盲盒式」嘗試的樂趣。
內容定位
本篇為菸品歷史與文化之中立性整理,僅供成人人群作為資料查閱。本文不提供購買資訊、價格、到貨、聯絡方式或任何導購內容。
年齡提示
菸品具有成癮性與健康風險。未成年人請勿閱讀相關內容;成年人亦應重視健康影響並依法規自律。